【浅诵低吟】今日小年

2016-02-01 长相思
圣才电子书

  圣才电子书APP——制作自己版权的电子书!

  

  随手用视频、图片、动画、文字记录人生苦乐的电子书!

  

  记录子女成长、感念父母慈恩

  描述山河壮美、闲评人生苦乐...

  

  立即制作:http://www.100xuexi.com/app




《小年》


宋·文天祥

燕朔逢穷腊,江南拜小年。

 

岁时生处乐,身世死为缘。

 

鸦噪千山雪,鸿飞万里天。

 

出门意寥廓,四顾但茫然。



《鹊桥仙 自寿二首》

宋·刘辰翁

  轻风澹月,年年去路。谁识小年初度。桥边曾弄碧莲花,悄不记、人间今古。吹箫江上,沾衣微露。依约凌波曾步。寒机何意待人归,但寂历、小窗斜雨。



延伸阅读



小年究竟是哪天?


   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,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,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,江浙沪地区把“腊月廿四”和“除夕前一夜”都称为小年。 


  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,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,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,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、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。



小年的由来?



  小年是传统的祭灶日。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,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,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。一天,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,羞愧难当,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。

 

  玉帝知道后,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,还没坏到底,既然死在了锅底,就把他封为灶王,每年腊月二十三、二十四上天汇报,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。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,因为他要上天汇报。于是,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、二十四的祭灶“小年”,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。


小年习俗有哪些?


吃饺子

 

  北方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,意为给灶王爷送行,取意“送行饺子迎风面”。想想看,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热乎乎的饺子,其乐融融的样子才是有年味儿啊!

 

祭灶

 

  这算是一个民间传说了,每年腊月二十三,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,让玉皇大帝赏罚。于是小年这天,人们会摆一些甜瓜啦,灶糖啦什么的在灶王像前,以表自己真诚祭拜灶王爷,为的就是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。民间有“男不拜月,女不祭灶”的习俗,因此祭灶王爷,只限于男子。 


贴窗花

 

  过了腊月二十三,挨家挨户就开始装饰自己的家里了。窗花一般都是自己剪,手巧的老年人带着孙子孙女一起剪漂亮的窗花贴上。如今在城市,多数人都是去买窗花了,少了一丝喜悦也少了一种剪窗花的那种年味。   


扫尘土

 

  北方人称“扫房”;南方人称“掸尘”。要过年了,自然要把家里大扫除一下下喽!据《拾遗记》记载,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,当时为驱疫鬼,祈安康的宗教仪式。后“尘”与“陈”谐音,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,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,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。

 

吃灶糖

 

  灶糖,外面有一层芝麻,里边是用麦芽糖凝固而成的。一个传说是,“小年”是上古神兽“年”的伙伴,喜吃灶糖,于是人们为了“小年”和灶王爷能“上天言好事”,就形成了中国人过小年吃灶糖的民俗。


贴春联

 

  很多地方小年就开始了,算是比较早进入春节了。农村一般都会请村里写字比较好的来书写春联,也有自己家写春联的,用最普通的红纸黑毛笔,简朴但却并不缺少年味,尤其是一大家子在一起出谋划策写什么的时候最温馨了。


  圣才电子书恭祝大家小年快乐!


海量优惠送不停!再不参加你就out了:


  视频:圣才电子书北京暨武汉公司2016年元旦联欢晚会!

  圣才电子书校园推广大使——报名就领钱,转发就赚钱!

  下载圣才电子书APP——抽奖得现金

  圣才电子书有声阅读——媒体阅读新宠儿

阅读25428次

扫码下载圣才电子书APP
在手机上出书!

打开微信扫一扫
在手机阅读,分享给朋友

最新评论(共0条)评论一句
请选择打赏金额(元):
立即打赏
正在加载名片...
发表评论
提交
取消提交

评论"别被噱头蒙了 真正虚拟现实本月来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