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新媒体的高速发展,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早晨洗漱时把手机打开放在一边,习惯性地播放“听书”软件里昨晚的内容;在公交、地铁上,打开网页或阅读器,进入收藏的网络小说的世界;在等电梯、吃饭时,再刷一遍各app推送的新闻;最后在夜晚熄灯之前,指尖再和着音乐划动一会儿kindle……有人说,这是全民阅读时代的序幕;有人说,这是传统阅读的末路;有人为此欢欣鼓舞,重拾写作梦想;有人为此长吁短叹,感慨文垣倾颓。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时代?
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,每年的这个时间之前,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都会公布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:2014年,我国成年人人均阅读纸质图书4.56本;2013年,4.77本;2012年,4.39本……而去年年底,亚马逊公布了2015年阅读城市榜,销售量最多的广州市有1511万册,看似数额巨大,但考虑到该市1300万常住人口,以及教材教辅图书的存在,即便算上当当等其他图书销售网站及各实体书店,真正用于阅读的数量也不会值得自豪。所有这些数据都在说明一件事——读书,已经成为了“成本最低的奢侈行为”。这一点小编深有体会,我们圣才也有图书领域的业务,大部分同事都会接触到大量书籍,但仍然对读书一事充满迷茫,下面我们就来听下同事们的吐槽吧:
没错,在读书功利性与日俱增的今天,电子书可能才是人们阅读的最优选择。数据显示,2014年,我国成年国民的数字阅读率达到58.1%,首次超过了纸质书58.0%的阅读率。而数字阅读率的增长速度,也比纸质书的阅读增长率高得多——从2012年到2014年,中国成年国民的数字阅读率提高了18.2个百分点;同期的纸质书阅读率,则仅仅提高了3.1个百分点。“90后”是与互联网共同成长的,“00后”更是与移动网络共同成长的,具有更多的网络性格和更强的网络适应性,因此数字化阅读方式、物联网阅读必将成为未来阅读的主体,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读书,只能作为学生时代的注脚,留在每个人的记忆中了。
我不知道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时代,但我知道,这个时代刚刚到来,远远没有结束;我知道,这个时代将伴随我一生中最好的时光;我知道,这个时代最终将由我们定义。一些文艺,一些光影,一些经验,一些思考,再加一点点逗逼。我相信这就是新媒体阅读,这个时代的阅读。